大家今天跟大家聊聊我当年参与2017年户口普查的事儿,说起来也挺有意思的。

那会儿,大概是2017年年初,具体几月份记不太清了,反正上面通知下来,说要进行户口普查。当时我还年轻,刚参加工作没几年,被抽调到社区居委会帮忙。我心里还嘀咕,这不就是数人头嘛能有多难?结果,真正干起来才知道,事情远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

1,得熟悉普查的流程和表格。居委会组织我们这些“临时工”开了好几次会,详细讲解普查的目的、意义,还有填表的要求。表格那叫一个复杂,各种信息都要登记,什么姓名、性别、年龄、民族、学历、工作单位,甚至连婚姻状况、生育情况都要问。当时我就觉得,这简直比填高考志愿还麻烦!

然后,就是挨家挨户地上门登记。我们几个人分片包干,负责几个楼栋的住户。这上门可不是一件轻松的活儿。有些住户白天上班,家里没人,我们就得晚上去。还有些住户比较警惕,不太愿意开门,觉得我们是骗子。为了取得他们的信任,我们得先亮明身份,说明来意,还要耐心解释普查的重要性。我记得有一次,我敲开一户人家的门,里面住着一位老奶奶,耳朵不太好使,我扯着嗓子喊了好几遍,她才听清楚,折腾了半天才把信息登记真是累得我嗓子都冒烟了。

  • 碰到的奇葩事儿也挺多。
  • 有的人家养了好几只猫狗,一开门,一群毛孩子就冲出来,差点把我扑倒。
  • 还有的人家比较迷信,一听说要登记信息,就觉得我们会泄露他们的隐私,说什么都不配合。
  • 最头疼的是那些租户,流动性很大,今天住在这里,明天可能就搬走了,找都找不到。

为了提高普查效率,我们还想了一些办法。比如,提前在楼道里张贴通知,告知居民普查的时间和内容,让他们提前准备好相关证件。我们还在社区的宣传栏里开辟了专栏,宣传普查的意义和作用,争取居民的理解和支持。我们还和社区的志愿者合作,让他们帮忙入户登记,这样可以大大减轻我们的工作量。

3,好不容易把所有的信息都登记完了,还得进行整理和核对。我们把所有的表格都收集起来,按照楼栋、门牌号进行排序,然后逐一核对,看看有没有遗漏或者错误。如果发现问题,还得重新上门核实。这项工作非常繁琐,需要极大的耐心和细心。我记得当时我们几个人经常加班到深夜,眼睛都熬红了。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我们终于完成了2017年的户口普查工作。虽然过程很辛苦,但是看到最终的统计结果,心里还是很有成就感的。通过这回普查,我们对社区的人口结构、居住情况、就业情况等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社区的管理和服务提供了重要的依据。而且通过这回实践,我也学到了很多东西,比如如何与人沟通、如何处理复杂问题、如何团队协作等等。这些经验对我以后的工作和生活都非常有帮助。

2017年的户口普查是一次难忘的经历。虽然累,但我觉得很有意义。也希望以后国家再进行普查的时候,大家都能积极配合,为国家的统计工作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还在问2017年户口普查时间?看完这篇你就明白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