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琢磨着在大城市扎根,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买房,顺带把户口也迁过来,毕竟听不少人说过“买房就能落户”。我也是这么想的,觉得买了房,那户口本跟着换个地方还不是顺理成章的事儿嘛真自己走一遍流程才知道,这事儿真不是想
我的买房落户折腾记
第一步:先摸底,别冲动下手
我那会儿看好了一个楼盘,价格地段都还行,心里挺火热的。销售倒是说得天花乱坠,拍胸脯说他们这儿买房好多人都落户成功了。但我多了个心眼,没立马交钱。我先跑去房子所在地的那个街道办事处,还有小区对应的那个居委会去问。这一问,心里踏实多了。他们说目前政策还是允许的,但有条件,不是买了就行。还得看你房子面积、总价(有些地方有这要求),还有你本人的情况,比如有没有稳定工作、社保缴了多久之类的。关键是,得先确认这个小区确实在可以落户的范围内,而且居委会得同意接收你。
第二步:签合同,办房本,这是基础
确认了大方向没问题,我就开始走买房流程了。签购房合同,办贷款,交钱,一步步来。这里头最重要的,就是拿到那个红本本——房屋所有权证。没有这个证,后面落户的事儿想都别想。从签合同到拿到房本,我等了快一年,这个时间成本得有心理准备。
第三步:跑部门,准备材料是关键
房本到手,真正的“跑腿”开始了。我先拿着房本去了趟居委会,他们看了之后,给我开了个接收证明,大概意思就是同意你迁入户口到他们管辖的这个地址。然后,重头戏来了,去房屋所在地的派出所户籍科。
去了派出所,人家给了我一张单子,上面列着要准备的一堆材料。我当时一看头都大了,密密麻麻的。大致有这些:
- 我本人的入户申请书(得自己写)。
- 房屋所有权证原件和复印件(刚拿到热乎的)。
- 购房合同原件和复印件。
- 我原来的户口本、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
- 如果结婚了,还要结婚证原件复印件,有小孩还要出生证明。
- 有的地方可能还要看你的劳动合同、社保证明之类的。
- 还有之前居委会开的那个同意接收证明。
- 小区物业开的实际入住证明(这个也得去物业跑一趟)。
第四步:来回跑,耐心等审批
准备这些材料就花了我不少功夫,有的要去老家户籍地开,有的要去单位开。材料备齐了,交到派出所。他们收下材料,说要审核,让我回去等通知。这个等待过程也挺熬人的,心里七上八下的,生怕哪个环节出问题。
大概等了半个多月,派出所打电话让我去领一个东西,叫《准予迁入证明》。拿到这个,心里一块大石头算落了一半!
第五步:冲刺,迁出再迁入
还没完!我得拿着这个《准予迁入证明》,还有我的身份证、户口本,回到我原来户口所在地的派出所,办理户口迁出手续。他们会在我的原户口本上盖个迁出章,然后给我开一张《户口迁移证》。
一步,拿着《户口迁移证》、《准予迁入证明》、身份证、房产证等材料,再回到我买房所在地这个派出所,办理最终的落户手续。警察同志核对无误后,收走了我的旧户口本和迁移证,然后当场就给我打印了一本全新的户口本!看到新户口本上是这个新家的地址,那一刻真是,感觉之前跑断腿都值了!
一点心得
买房确实是落户的一个途径,但绝对不是买了房就自动落户那么简单。它是个实打实的行政审批流程,得满足条件,得准备材料,得一步步去跑。而且最重要的,政策可能变!我办那会儿可以,不代表现在或者将来一直可以,不同城市、甚至同一城市不同区的政策都可能有差别。
如果你也想通过买房落户,第一件事一定是去当地的公安局户籍部门或者你想落户的那个街道、派出所问清楚最新的政策和具体要求,确认可行再行动。千万别光听开发商或中介的一面之词,自己跑一趟问清楚最靠谱。这事儿,急不来,得有耐心慢慢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