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唠唠我研究明朝各省户口的那些事儿。这可不是坐在家里瞎琢磨,而是我一点点扒资料、算数据,才理出个大概的头绪。
起初,就是对明朝历史感兴趣,看着那些电视剧里动不动就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就好奇那时候老百姓到底有多少,都住在哪儿。 于是我就开始在网上各种搜,什么《明史》、《中国人口史》之类的,找到不少相关的研究和数据。
结果发现,明朝的人口数据那叫一个乱!各个时期统计口径不一样,而且战乱、灾荒也影响人口数量。 最开始我就想找个靠谱点的年份,把各省的人口都捋一遍。后来瞄准了嘉靖年间,因为嘉靖年间相对稳定,数据也比较集中。
我先是找到了《中国人口发展史》里嘉靖二十一年(公元1542年)的数据,上面有个各省人口的统计。但是!这个数据是总数,我想知道各省的分布情况,就得继续往下挖。
接下来就开始对照明朝的行政区划图。 明朝的两京一十三省,跟现在的省份概念不太一样。 比如“南直隶”,大致包括现在的江苏、安徽和上海。我得先把这些搞清楚,才能把人口数对应到具体的区域。
- 第一步:先列出所有省份,然后把《中国人口发展史》里的总人口数填进去。
- 第二步:开始找各个省份的详细人口资料。 这就麻烦了,得翻地方志、查史料,一点点比对。
- 第三步:遇到数据冲突的时候,就得仔细分析。 比如有的地方志里说某地人口很多,但是总数对不上,那可能就是统计口径的问题,或者有瞒报的情况。
这期间还发现了一些挺有意思的事情。 比如,南直隶的人口最多,超过了一千万,那地方富庶,人也多。 贵州的人口最少,才二十几万,地广人稀。 福建的数据也有点问题,洪武年间就有偏差,看来那地方的人口统计一直不太准。
整个过程,我都是用Excel表格记录的,把搜集到的数据、资料来源、分析过程都写清楚。 这样以后再看,也能知道当时是怎么想的。
虽然没法做到百分之百准确,但还是整理出了一份明朝嘉靖年间各省的人口分布图。 虽然只是个大概,但也能对当时的人口格局有个更直观的了解。
这只是我个人的一点小小的实践记录,肯定有很多不足之处。 如果有对明朝历史感兴趣的朋友,欢迎一起交流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