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村里不是一直在搞那个房屋确权的事儿嘛说是以后这房子、这地都得有个明确的说法。我寻思着这老家的房子也住了大半辈子了,是得赶紧去弄明白,省得以后有啥麻烦事。

打听消息,准备材料

一开始也是听村里广播和大伙儿瞎聊,说这回确权主要就是看户口本。我心里就嘀咕,这户口本都多少年没动过了,上面的人有的都迁走了,有的不在了,这咋算?

不放心,我就自个儿跑到村委会去问。管这事儿的干部挺忙,但还是跟我解释了几句。他说,原则上是“一户一宅”,你家这户口本就是证明“一户”的基础。确权登记的时候,得把户口本拿过去,他们要核对家庭成员信息。

我赶紧回家,翻箱倒柜把那本有点发黄的户口本给找出来了。打开一看,好家伙,上面还挂着我那早嫁出去多年的妹妹的名字,还有前几年才迁出去上大学的侄子。我就琢磨,这登记是按本上所有的人头算,还是按现在实际住的人算?

实际办理过程

过了几天,轮到我们这条街了。负责测绘和登记的工作人员上门来了,带着各种仪器。我赶紧把户口本、还有我跟老婆子的身份证都递上去。

农村房屋确权按户口本吗?搞清楚这些不再跑断腿!

他们先是拿着仪器在房子周围、院子里一通测量,记录数据。然后就坐下来,对着户口本,开始问问题了。

  • “户主是谁?” 这个简单,是我。
  • “现在家里常住的有几口人?” 我就照实说了,我、老婆子,还有儿子一家三口,虽然儿子户口还在外面单位,但确实常住这儿。
  • “户口本上这几个人,情况都说一下。” 我就把妹妹嫁出去多少年了,侄子迁走上学的情况给他们说了说。

他们一边听一边在本子上记录,还跟户口本上的信息做对比。我瞅着他们那意思,这户口本确实是最主要的依据,用来确定这个“户”的基本构成。但他们也不是完全死板地照搬,对于实际情况,比如像我儿子这种户口不在但实际居住的,他们也做了备注。至于那些已经明确迁走的,他们就在登记表上划掉了,说是按规定不能算在这回确权里。

我当时还特意问了句:“那这房本上写谁的名字?” 他们说,一般是写户主的名字,家庭成员信息也会作为附件登记清楚。这我就放心了点。

一点体会

整个过程跑下来,感觉这事儿说简单也简单,说麻烦也真有点麻烦。

简单的是,主要材料就是户口本和身份证,把这些准备齐了就行。

麻烦的是,像我们这种农村家庭,人员变动挺常见的,户口本更新往往不及时。这就得在现场跟工作人员解释半天,还好我们这儿的工作人员还算通情达理,会结合实际情况来登记。

我还看到隔壁老王家,因为他兄弟俩以前是一个户口本,后来分家了但户口没分开,这回确权就扯了半天皮,争这房子算谁的“户”。这户口本真是个关键东西,平时就得弄利索了。

这回确权按户口本这个大方向是没错的,它是确认你家是不是符合“一户一宅”的基础。但具体操作起来,还得结合实际居住情况来看。反正我们家是顺利弄完了,心里也踏实多了,这老房子总算是有个正儿八经的身份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