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唠唠我最近搞的“底盒户口”的事儿,这名字听着新鲜?就是给家里的弱电箱里的设备,尤其是光猫、路由器这些东西,好好整理整理,让它们也能有个“户口”,方便管理,也省的以后乱成一锅粥。

事情是这么开始的,我搬新家之后,弱电箱这玩意儿就跟垃圾堆似的,乱七八糟的线缠在一起,光猫、路由器挤在里面,散热也不看着就心烦。一开始想着眼不见心不烦,但时间一长,问题就来了。有时候网速慢,想重启一下光猫或者路由器,结果线太多,根本分不清哪个是哪个,每次都要试半天,烦都烦死了。

痛定思痛,我决定好好收拾一下这个弱电箱,给这些设备也安排个“户口”。

我把弱电箱里的所有东西都掏了出来,包括光猫、路由器、电源适配器、网线等等。然后,把箱子里里外外都擦干净,这第一步就是要清清爽爽的嘛

我开始理线。这绝对是个体力活加脑力活。我先把所有的线都解开,然后根据用途进行分类。比如,哪根是光纤入户的,哪根是连路由器的,哪根是连交换机的,都用标签纸标清楚。我这人比较懒,直接用的那种手写标签,字丑是丑了点,但是管用就行。

线理清楚了,接下来就是固定设备了。我买了一些理线器和扎带,把所有的线都固定在弱电箱的侧面和背面,尽量让它们整齐排列,不要互相缠绕。光猫和路由器,我用3M胶固定在弱电箱的底板上,这样可以防止它们晃动。

最关键的一步来了,就是给每个设备“上户口”。我在一个本子上,详细记录了每个设备的型号、MAC地址、IP地址、连接的端口等等信息。比如,光猫的型号是XXX,MAC地址是XXX,IP地址是XXX,连接的是路由器WAN口。路由器的型号是YYY,MAC地址是YYY,IP地址是YYY,连接的是交换机的1号口。

为什么要记录这些信息?因为以后如果出现网络问题,或者需要更换设备,就可以直接查阅这个“户口本”,快速找到对应的设备,避免盲目操作。

全部搞定之后,我把弱电箱里的设备重新接盖上盖子。这回感觉就不一样了,箱子里井然有序,所有的线都清晰可见,想找哪个设备,直接就能找到,再也不用担心重启设备的时候找不着北了。

自从有了这个“底盒户口”,我感觉家里的网络都稳定多了。而且每次看到整整齐齐的弱电箱,心里就特别舒服,感觉生活品质都提升了不少。

底盒户口申请材料清单,提前准备少跑冤枉路!

所以说,各位朋友,如果你家的弱电箱也跟我之前一样乱成一锅粥,不妨也试试我的方法,给你的设备也安排个“户口”,相信我,你会感谢我的!

相关推荐